Author: 冷沁如风 |
Category: 歌曲歌词 |
Views: 4209
2010-03-23 /
歌词赏析:《千里之外》
音乐是有性格的,作曲者像在画画,他们固执地用音符做颜料,画着一幅幅面目模糊的自画像,作者和听者都在那些属于自己的音乐里看到自我,产生共鸣。但它们虽然自由,却不便于理解,所以喜欢纯音乐的人一定是感性而有耐心的。我缺乏耐心自认不属于这类,相反,我喜欢理性而直白的音乐,所以选择了歌曲--那种把文字注上音符,混在一起吟唱的音乐类型。
从这个角度看,方文山和周杰伦的确是天造之合,后者的编曲不拘一格特立独行,尽显自己洒脱随心的个性,前者的歌词天马行空充满创意,仿佛夜空中一场脑力激荡碰撞出的烟火,带来视觉和心灵上震憾。与林夕不同的是,方文山的词不只限于那些哀哀怨怨缠绵悱侧男女之爱,民族精神,武术,老上海,京剧,汉唐气质等等,各种新鲜题材被他溶进了电影化的“图像诗”里:因为他原本的理想是做一位优秀的电影编剧,进而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只不过通过歌词来曲线实现了他的导演梦想,你可以在他的歌词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像式的故事。
《千里之外》
一段美好逝去的爱情,一场深情的怀恋等待,一曲哀婉伤感的情怀。在各种各样的“美”中,无奈、悲情式凄美是最易打动人的吧。词作者用归燕、浓雾、风铃、琴声、梨花、青苔、芙蓉、船影等意像,再用比喻(那薄如蝉翼的未来),词语的活用(透明着尘埃)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凄婉的审美意境,给听者以强烈的感染。跳跃的笔法和不规则的用词,使歌词的张力更充分体现出来。
屋檐如悬崖
风铃如沧海
我等燕归来
悬崖是峭拔的,屋内人若觉屋檐如悬崖,心中的负荷不知会有多重。
风铃声带来的该是一种遥无边际的追思吧。
只有在这种“等燕归来”的心境之中,才会产生上边两句话的体验。首二句的由来在此处一语道破。
时间被安排
演一场意外
你悄然走开
冥冥之中似有神明安排好了一切
因此意外其实本不意外
结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若是无缘,不必叹息;若是有缘,自然会回来。
故事在城外
浓雾散不开
看不清对白
“故事在城外”一句把故事的地点和苍凉结局含蓄出来。
化不开的是浓雾,还是一种浓郁的情绪呢?
在这样的情绪中,对白是变了滋味的,说的人如此,听的人何尝不是呢?妙在承接上文的浓雾,对白前用了一个看字,就有趣味的很、也无奈得很了。
你听不出来
风声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此处是将叹息声最大化,那风声原本就是我深深的叹息啊!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此时又重新回到屋檐下,回到小窗前,恍然间终于明白,结局已经被写好。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未来薄如蝉翼,是写未来的未知、脆弱……是“拆”还是“猜”呢?也许是拆不清,也许是猜不到。分手的日子便是如此,无寄托,便觉无生趣。用薄如蝉翼来写未来是很有些新意的。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好一句“你无声黑白”,初听之时,便因这句听下泪来。黑白,一种旧照片的感觉,一种染旧了的记忆再也不能回来的沧桑。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在这样的沧桑里,除了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还能怎样呢?该是不该,谁知道呢?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一别之后的杳无音信,不该沟通,不能沟通,还是不想沟通?无论怎样,岁月的黑白中,留下的是偶然间忆起时的无措,纵使相隔咫尺也似天涯,天涯的那端,你又在何方呢?对牵挂的人一无所知恐怕也是一种心底的痛吧!因此,这句的旋律之后更多的是酸楚。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去等待
琴声,也许是指知音吧,琴声何来即为知音何来,自然是曾经沧海的无法取代,既是无法取代,剩下的恐怕就只有等待了。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这几句很得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是等待中的寻找,寻找梨花白,未见梨花白,只有青苔一行。青苔一行,便可见少有人来,怎不让人顿生感伤。记忆的森林荒芜了啊!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两鬓斑白
远眺群山,天过山外,在这样的眺望、守侯、寻找的过程中,岁月流淌,两鬓星星,伊人何在?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等你来
这样的旋律必然要回环唱上一遍甚至更多的。
一身琉璃白
透明着尘埃
你无瑕的爱
你从雨中来
诗化了悲哀
我淋湿现在
我总是在想这是想象中的。这样美好纯净的形象,只有存在于想象之中吧。是回忆的距离使得一身普通的白裳成为不着尘埃的琉璃白,如同记忆中那份无瑕的情怀。
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犹在
你却不回来
这几句让我猜测:前面的两鬓星星是想象中的老去的岁月……更见悲情吧。
被岁月覆盖
你说的花开
过去成空白
两人曾共同勾画的未来,如今已成无力的苍白。“花开”未对“花谢”,而照应“空白”二字,不知道是怎样的物是人非的沧桑。可叹啊!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歌词中的古典意味就这样出来了。
作者: 含香儿
从这个角度看,方文山和周杰伦的确是天造之合,后者的编曲不拘一格特立独行,尽显自己洒脱随心的个性,前者的歌词天马行空充满创意,仿佛夜空中一场脑力激荡碰撞出的烟火,带来视觉和心灵上震憾。与林夕不同的是,方文山的词不只限于那些哀哀怨怨缠绵悱侧男女之爱,民族精神,武术,老上海,京剧,汉唐气质等等,各种新鲜题材被他溶进了电影化的“图像诗”里:因为他原本的理想是做一位优秀的电影编剧,进而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只不过通过歌词来曲线实现了他的导演梦想,你可以在他的歌词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像式的故事。
《千里之外》
一段美好逝去的爱情,一场深情的怀恋等待,一曲哀婉伤感的情怀。在各种各样的“美”中,无奈、悲情式凄美是最易打动人的吧。词作者用归燕、浓雾、风铃、琴声、梨花、青苔、芙蓉、船影等意像,再用比喻(那薄如蝉翼的未来),词语的活用(透明着尘埃)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凄婉的审美意境,给听者以强烈的感染。跳跃的笔法和不规则的用词,使歌词的张力更充分体现出来。
屋檐如悬崖
风铃如沧海
我等燕归来
悬崖是峭拔的,屋内人若觉屋檐如悬崖,心中的负荷不知会有多重。
风铃声带来的该是一种遥无边际的追思吧。
只有在这种“等燕归来”的心境之中,才会产生上边两句话的体验。首二句的由来在此处一语道破。
时间被安排
演一场意外
你悄然走开
冥冥之中似有神明安排好了一切
因此意外其实本不意外
结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若是无缘,不必叹息;若是有缘,自然会回来。
故事在城外
浓雾散不开
看不清对白
“故事在城外”一句把故事的地点和苍凉结局含蓄出来。
化不开的是浓雾,还是一种浓郁的情绪呢?
在这样的情绪中,对白是变了滋味的,说的人如此,听的人何尝不是呢?妙在承接上文的浓雾,对白前用了一个看字,就有趣味的很、也无奈得很了。
你听不出来
风声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此处是将叹息声最大化,那风声原本就是我深深的叹息啊!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此时又重新回到屋檐下,回到小窗前,恍然间终于明白,结局已经被写好。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未来薄如蝉翼,是写未来的未知、脆弱……是“拆”还是“猜”呢?也许是拆不清,也许是猜不到。分手的日子便是如此,无寄托,便觉无生趣。用薄如蝉翼来写未来是很有些新意的。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好一句“你无声黑白”,初听之时,便因这句听下泪来。黑白,一种旧照片的感觉,一种染旧了的记忆再也不能回来的沧桑。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在这样的沧桑里,除了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还能怎样呢?该是不该,谁知道呢?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一别之后的杳无音信,不该沟通,不能沟通,还是不想沟通?无论怎样,岁月的黑白中,留下的是偶然间忆起时的无措,纵使相隔咫尺也似天涯,天涯的那端,你又在何方呢?对牵挂的人一无所知恐怕也是一种心底的痛吧!因此,这句的旋律之后更多的是酸楚。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去等待
琴声,也许是指知音吧,琴声何来即为知音何来,自然是曾经沧海的无法取代,既是无法取代,剩下的恐怕就只有等待了。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这几句很得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是等待中的寻找,寻找梨花白,未见梨花白,只有青苔一行。青苔一行,便可见少有人来,怎不让人顿生感伤。记忆的森林荒芜了啊!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两鬓斑白
远眺群山,天过山外,在这样的眺望、守侯、寻找的过程中,岁月流淌,两鬓星星,伊人何在?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等你来
这样的旋律必然要回环唱上一遍甚至更多的。
一身琉璃白
透明着尘埃
你无瑕的爱
你从雨中来
诗化了悲哀
我淋湿现在
我总是在想这是想象中的。这样美好纯净的形象,只有存在于想象之中吧。是回忆的距离使得一身普通的白裳成为不着尘埃的琉璃白,如同记忆中那份无瑕的情怀。
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犹在
你却不回来
这几句让我猜测:前面的两鬓星星是想象中的老去的岁月……更见悲情吧。
被岁月覆盖
你说的花开
过去成空白
两人曾共同勾画的未来,如今已成无力的苍白。“花开”未对“花谢”,而照应“空白”二字,不知道是怎样的物是人非的沧桑。可叹啊!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歌词中的古典意味就这样出来了。
作者: 含香儿
Feed: http://www.design1314.cn/feed.asp?q=comment&id=364
Trackback: http://www.design1314.cn/trackback.asp?id=364&key=233defre2
Trackback: http://www.design1314.cn/trackback.asp?id=364&key=233defre2
这篇日志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