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冷沁如风 | Category: 歌曲歌词 | Views: 2987
2015-11-02 /

【音乐】《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王菲 心经

Font Size: Large | Medium | Small


Big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怛[寧*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誐帝(引)誐帝(引引二)播(引)啰誐帝(引三)播(引)啰僧誐帝(引四)冒提莎(引)贺(引五)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诸位好,感谢今天光临这个聚会。

两千五百年前,在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古印度诞生了一位圣人,他是觉悟者,大医王,如来,世尊,佛陀,等等;他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他,就是我们都熟知的释迦牟佛。

我们今天的这个聚会其缘起,就是这位伟大的导师对众生教诲时所播下的一粒种子在今天开放的一朵花,因此,让我们在心里真诚的赞美他,他是我们灵性的慈父。他以其生命辉煌的伟大历程教导我们人生的最高价值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为我们解决了人生的无明与困惑,并且为我们铺平了永生的道路与方向。他告诉我们,不但他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每一个人,众生,都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

这个成就,就是脱离生死苦海,回归虚空法性。

什么是佛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佛有三身,即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这三身佛实际上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这不是恭维诸位,只是有时我们不自觉而已,所谓迷者,佛即众生;觉者,众生即佛;因此世尊说,众生本具佛性,每一位众生里面,都安住着法身佛,如果你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来,行菩萨道,你即是报身佛;三位一体,本无二别。

这个应化身在娑婆世界行菩萨道,功德圆满就回归虚空法界;但如果你这个报身是因在六道轮回中为业力牵引,这个就很悲惨了,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在佛的眼里是一个五浊世界,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是古印度用来计量时间单位的统称,在虚空法界,本无时间,因为虚空法界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所谓时间,乃是计量一切事物从生到死,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在虚空法界也无有空间一说,因为虚空法界无所不有,无所不有,空间即是局限;那个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法性本体就是我们的自性,自性即是佛性,因此说,佛即得大自在者,那个大自在就是大神通。
浊我们都知道,即污秽,不干净,不清净。你的见地被污染了,所谓污染,心经中形容我们的这个法性不垢不净,告诉我们这个物质现象都只不过是无常的幻影,所谓浊也,净也,不过是假立名号而有所分别,这个分别不是真的有分别,是为了方便说明,因此世尊说:“一切圣人以无为法而有分别”,浊者,即是无明;无明即烦恼,众生无明则众生烦恼;为何烦恼,执着五阴者,迷而不觉。

我者,本具如来真如法性,我们自己即是诸佛的化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为了说明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诲,今天,我与诸位分享我这个学生对于学习佛法的一点体会,这一点体会主要以《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讲解,以下简称《心经》;希望给诸位一点参考,当然,在座之中,有比我学得好的,也希望给我一点教诲,我当恭敬接受,信受奉行。

所谓佛教者,释迦牟尼佛之教诲也。

释迦牟尼佛自成道讲道49年,其所宣讲,涵盖宇宙万象,总归经,律,论三藏,《心经》出自《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共600卷,世尊在四个地方讲解般若,一者,古印度摩羯陀国王舍城的灵鹫山;一者舍卫国给孤独园;一者他化自在天宫;一者王舍城竹林精舍。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就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禅定即将成道时障碍佛祖成佛的魔王波旬,后来皈依佛祖成了护法的弟子,诸位想一想,为什么魔王波旬居然是佛陀的护法弟子,这是个玄机。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按照世尊对宇宙的认识,他把宇宙解析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分为六欲天,分别是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天,须夜摩天,忉利天,四天王天;世尊住世时,曾往忉利天为其母说法;我们现在讲世尊在他化自在天所宣讲的言教,而密教就是在此天所讲的教导。

这里交待一下,或者说作一下自我介绍,关于今天在此与诸位分享佛经的我这个人究竟是何许人,多年以前,我遇到一位扬州菩提寺的心开法师,她是一位修密宗的师傅,有一年夏天,我偶然见到她,据她说,我本是托塔天王转世,托塔天王大家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知道,在佛教中,他本是北方多闻天王,因手中常托着一个宝塔,因此又叫托塔天王。关于她如何知道的,据说她法眼通,而且能够进入禅定的三味,而这位心开师傅的前世据说是西藏某寺院的一位活佛,如果哪位有心,可以去扬州见见她,也取一点真经回来。本来她希望我可以在她的寺院剃度修行,可惜我们思想不是很统一。这里我很感恩她的开示。

《大般若品》劝持品第34,我们来看看经文:“释提恒因白佛言:‘世尊,波若波罗密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何以故?世尊,是波若波罗密能除一切不善,能与一切善法。佛语释提恒因言,如是如是,憔尸伽波若波罗密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何以故?憔尸伽,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在我们今天分析的《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演变为“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

诸位知道,世尊住世讲解佛法时,并未形成文字,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经文,都是世尊涅槃后,他的弟子们依靠回忆整理而形成,而且,在2500年的岁月中,经文又几经整理,在流传到我中国时,又再经梵文翻译成汉语,这其中又难免加入翻译者个人对于佛法的领悟;说明此一点,是为了建议诸位在理解经文时,开动自己的般若智慧,不可拘泥于某种形式。

现在流传的《心经》版本有几种,我选择的是宋代施护的版本。

首先,我们看看经题:《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说明了此经是佛所讲,即世尊所讲,圣佛母,在大乘佛教中,智慧般若视为宇宙运行的阴性法则,经文中说:“波若波罗密是诸佛母,《大智度论》卷34中“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这说明,此佛母者,并非指某个人,或某位菩萨,乃是一种人格化的象征。

在密教胎藏界的持明院有五尊菩萨,这五尊菩萨,四周是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胜三世明王,中间即是波若波罗密菩萨。此五尊者,非有形者,乃是一种教寓,是对于我们修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一种状态之说明也。

般若者,有人把它翻译为智慧,明,明白之明,但这个翻译并不彻底,它是证悟空性的智慧,但空性并非智慧,也无实相,因此,我的理解是“空性”。

般若波罗蜜多者,意思是度,到达彼岸,这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譬如,彼岸者,虚空法界是也,彼岸在哪里呢?诸位,彼岸并不在别处,放下执着即是彼岸;因此,我将《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理解为《佛说空性》。

心者,万有之源,所谓缘起性空,即为此理;

经者,经典是也。

空性究竟是什么呢?宇宙运行的法则。也可以说是宇宙运行的科学法则。再进一步解说,即是色与空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物质现象与非物质现象的运行法则。用道家的说法,即是道。


Big



在讲《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禅诗,禅者,顿悟之法门,禅诗者,于会心处,当下明心见性,是文学的波若智慧。

话说五代有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异著称,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故称为布袋和尚。因他圆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

今天,我们以这位契此和尚的一首禅诗作为开篇: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一首诗的意思很明了,告诉我们,何谓人生的进退,告诉我们要深入内心省察,要觉悟你的行为是否合乎正道。这个道是什么道,是觉悟之道,回归空性之道;唐代有一名居遁的僧人做了一首诗:“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什么意思呢?为何学道要先学贫呢?这是说明色与空的关系,此消则彼长,此长则彼消。此衰则彼盛,此盛则彼衰。
讲到道,我们来看唐朝一位名叫无尽藏的比丘尼所作的禅诗,她求道心切,四出拜访名师,后来自己开悟了,写下了这首诗,佛教中把这种诗歌称为偈子。偈的意思是跑得快,寓意可以让人快速开悟的智慧。
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拈把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

诗中向我们讲了一位求道人的故事,春天,隐喻道也,梅花,隐喻自性;

道者为何物?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老子与世尊是同时代人,他们对于道的认识各得其妙,他们在认识道的本体上是一非二。

老子又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是什么,即是自性,万物的自性即是万物的道法。因此说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这些日常常说的口头语其实都是浓缩的大智慧。
这些诗人呢,他是个大智慧者,他拈花微笑,他们是地下党,那些诗中的意象很隐晦,此乃含蓄之美。所谓大美不言,不是真不言,他在拈花微笑。


适才所言,是个引子,现在说到正题,就像泡茶,须待水沸腾到一定的程度,才将茶叶融入,否则,就没有办法激活那个茶多酚,也就没有味道,茶叶再好,也是枉然。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部经虽文字篇幅很短,然,却基本说明了世尊般若性海之概要,是佛法的简要说明书,是深入三藏的钥匙,是诸佛菩萨悟道的精华所在,因此尤为重要。

须菩提在佛宣讲金刚经时,开头即问:“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者,发心;二者降伏其心;所谓发心者,发愿也,因此说,心即愿也,乃思想也,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愿望,思想,非物质之心;降伏其心者,乃降伏妄念者,此妄念颠倒是非黑白,乃导致堕入三恶道之思维也。因此说,心者,抽象也。

禅宗达摩祖师来华弘扬佛法,他的法传弟子慧可在觉悟之前,与师有一段对白:
慧可言:“请师为我安心?”
达摩言:“汝将心来,我与安之。”
慧可言:“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言:“与尔安心竟。”
由是知之,心无可觅,乃空性也。此空者,非空也,乃虚空法性,乃真空妙有,能生万物,遍十方法界,世尊说众生皆有佛性,乃指真如法性无所不在,迷者为众生,觉悟者为佛也。物质者,无常也,以无常为非,为假,以永恒者,不变者为真,是假为虚幻,是真如者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因此说,真如法性是大神通者。因此老子感慨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虽表达不同,其意一也。
又,心经者,般若波罗蜜多之总持也,乃般若波罗蜜多核心之意。世尊住世说法,归纳起来,就是这一部经典。就像现在的火箭,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那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他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手段,是辅助之用。

刚才讲了达摩祖师与慧可的故事,现在讲一段前几天发生的事:







甲:“你懂《心经》吗?”

乙:“《心经》不是讲心吗?”

甲:“不对,《心经》讲的是空。”

乙:“不,《心经》讲的是心。”

······

二人争论不休,难分难解。

甲:“丙,你来,告诉他《心经》为什么讲空。”

丙:“乙先生,请问你从何而来?”

乙:“从心而来。”

丙:“好的,为什么?”

乙:“因为心生万物,所以我从心而来。”

丙:“很好,那么,心从何而来?”

乙:“心就是心嘛,心从心而来。”

丙:“好的,那么,你的心在哪里?”

乙:“在我这里。”

乙拍拍胸脯

丙:“请问,你会死吗?”

乙愕然,惶惶然,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

乙:“当然,我会死。”

丙:“没关系,我也会死的,那么,如果你死得了,我要恭喜你,那么,如果你死了,你的心在哪里?”

乙无语

丙:“没有关系,你死了,也死不了,你会再活过来,那么如果如此,请问,你从哪里来?”



······

诸位,这位丙是我,乙是我的一位朋友,甲呢?是这位朋友的朋友。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经文开篇:如是我闻,如是者,如此是也,非我非他,乃世尊在也,世尊者,诸法如义,真如之意;我闻者,我,阿难也,代表当时听闻世尊讲法者,或者可以解为自性;闻者,置身其中也。当世尊在举行法会时,我在其中。

当时,在王舍城灵鹫山中,【苾刍】 华译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

摩诃萨者,伟大也,

与一千二百五十佛弟子们,并诸伟大的菩萨们一起围绕在世尊的身边。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那时,三摩地,有人将三摩地解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之意,禅定是也。

三摩地,还有另一个状态,“三味”,我们讲一讲什么是三味,诸位知道鲁迅先生有个书斋名字叫《三味书屋》,这个名字从哪里来?我认为就从这里来。

三味有不同的境界,我们由高向低来讲,先讲佛的三味,第一个境界“法喜,究竟,涅槃,”;第二个境界是修行者的境界“戒,定,慧”;第三个境界是凡夫的境界“闻,思,修”;第四个境界是六道众生的境界“贪,嗔,痴”,当然,还有许多的三味,诸位自己去思量,不在今天所讲的范畴。

我们讲佛的这个三味,是入世与出世同在的三味,为什么讲入世与出世同在呢?因为佛以无所住而生其心,入得也出得,我辈凡夫只入得而出不得;前两个味道诸位好理解,法喜,究竟;那么这个第三味怎么理解?涅槃,佛不是去世之后才叫做涅吗?当然,佛常常在三味的这个境界,也就是说,佛常常涅槃,“心无所住”即是涅槃,为什么心无所住?“神游太虚”也,这个境界是禅定的功夫,也是觉悟的功夫,简称阿耨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希望诸位好好思量,是不是抽空到那里去看看究竟。古人讲“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山中就是禅定的境界。意思是说:“我已经从海外留学,旅游一圈回来了,兄弟,你怎么还在这一亩三分地里面辛苦呢?”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有人认为是观世音菩萨,其实不尽然,如前所言,有些所谓菩萨者其实并非实指某位菩萨,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拟人化说法,是为了方便说,此观自在也是如此,是禅定的一种状态,我们为了方便说,故说此菩萨为某菩萨,此处因为观世音菩萨神迹灵验故,信者众故,故说此菩萨为观世音菩萨。般若波罗蜜多,出离,即因觉悟而摆脱色之束缚而达到空性的境界。

那时,世尊正在禅定的境界中,“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什么意思呢?世尊在三摩地宣说正法,也就是说,这部经其实是世尊以自己修道的整个经历来解说修道的方法,什么法?无上正等正觉,只不过,观自在菩萨是讲解人而已。是观自在菩萨对于向世尊的教诲进行深刻学习和体会后向世尊的汇报,以期印可。同时也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方便给学人一个示范。
此一句开门见山,“观见五蕴自性皆空”。世间一切佛法也不过就是这一句话,意思是:“当我明心见性时,明了五蕴皆空,因而证入空性”空性,什么是空性?佛就是空性,这一点清楚了,你就明心见性了。

《西游记》中说,唐僧到雷音寺后,迦叶尊者将经书传授予他,然,那经书乃白纸也,奈何唐僧小智之人,不识得如来真经,反怪迦叶无有贿赂,因而将金钵交换,因此换来有字之经,由此可见,是经非真经也。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又有很经典的诗句:“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这句诗是什么?当然是佛偈,是高度概括的佛经呀?你不知道曹雪芹先生原来已经悟道了,他写那么大一部小说,其实是通过故事说明五蕴皆空,说明十二因缘,说明生老病死苦,说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最后证入空性的佛法,只是看你有没有悟性。那个空空道人是什么?是佛。此有为空,彼空为有;那个太虚幻境是什么?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他隐晦说:“你不要执着啦。放下吧。”

我们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大学问家,他很含蓄啦,他太不够直白。他那个境界太高,非我辈凡夫俗子可以了解。原来我们这么多的经典都是佛经啦,而且我们的这些佛经居然写得如此活色生香啊。

世尊在《金刚经》中言:“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菩萨’。

修行甚深,指境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即是通过由浅入深的禅定而终至空性的境界。

文言文者,中国古代之语言表达方式,美妙深奥,往往一字气象万千,森罗万象,加之运用者具大智慧,则有一语即可道破天机之玄妙,亦有一语即可令人明心见性之大神通。是语言之简,而留有想象之余地。

观见五蕴自性皆空,观者,若人置身黑暗,而只见黑暗,是无明也,而具天眼者,无所障也,佛经中言,世尊的十大弟子之阿那律者,天眼第一,其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庵摩罗果,所谓秋毫毕现,此观见者,即神通法眼之发挥者。凡夫俗子虽不算睁眼瞎,但也可说是视野短浅,只见梦幻泡影,而不得见真如本体,更不见虚空法界森罗万象。此大遗憾者。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
色,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物质现实现象衍生者,五蕴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细说五蕴,就要讲到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受,爱,取,有,生死。它们相生相长的流程是:由无明生行,由行生识,由识生名,由名生色,由色生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由六入生受,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由取生有,由有而生生死。
世尊因其大智慧,也因在甚深的禅定境界中,既宏观,也微观,他以其大神通之法眼,观遍虚空法界与有为娑婆世界之万物之演变的诸现象,因此放下一切客尘而回归真我自性。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

舍利子,人名,即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子,或譯作鶖鷺子、舍利子。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由於他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

舍利子尊者,承佛威神,这一句说明佛弟子都很尊敬老师,很谦虚;同时,也得到佛的神力加持。

那时,舍利子尊者,因佛的加持之故,从队伍中来到观世音菩萨面前对菩萨说:“对于那些善男子,善女人,很乐意学习如此深奥高深的证入空性的法门,应当如何学习呢?”

到此,这一部流传千古的无比辉煌灿烂的说法经典大会已经拉开帷幕,主角是世尊,客串者是观自在菩萨和舍利子,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向世尊的学习而在伟大的导师面前进行演说,也是向导师汇报学习成果,希望得到导师的认可。同时向与会的其他人传授经验和方法。

诸位再想一想,说法者,当时在法会中有各色人等,为何单挑舍利子而作为对象而言?譬如在《金刚经》中,世尊从头至尾都是在与须菩提讲,好像在场并无其他一人,何也?实在是讲话要对机,这是相对论;如若听者不明,没有那个悟性,就是对驴弹琴,你在高山流水,它那里只顾吃草,无有是处。

Big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



当时,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说:“你现在认真的听好,经过我向世尊学习和自己体会的经验,我就把这个法门告诉你,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很乐意修学此甚深空性之法门者,应当通过禅定内观达到那个空性的境界而发现五蕴自性皆空。”

“当观五蕴自性皆空”,如何知道五蕴自性皆空的呢?“观”,此一字很微妙也;观,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旦解析,便着有相,乃世间言语,多执一端,不能概全。若强为解说,譬如,我们讲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但此观者,其实另有深意,乃是动词也,与照相应,是菩萨“置身在空性的禅定境界中,运用真如之神通法眼”之意。依此意,此观者,乃真如法性观,乃整体而非局部。

玄奘法师的翻译是照见五蕴皆空,各得其妙,合在一处则更妙,若人置身黑暗,先行照见,则可行观之妙也,若无照见,纵使行观之能,亦无所见,照见与观是两种神通,皆由禅定而来;

有一位觉悟者和我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她一直不肯觉悟,我说,你就觉悟吧?她说,我为什么要觉悟。我说,觉悟了很好呀.她说,我觉得不觉悟也很好呀。后来我离开她,她很烦恼,烦恼之后,她写了一段话,这里与诸位分享一下:

“六百卷《大波若经》的精华可以浓缩为5000个字的《金刚经》,《金刚经》可以浓缩在《心经》里面,《心经》可以进一步浓缩为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句话包括了所以佛法修行的方法,进一步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照”,你可以保持觉照的功夫,这样你修行的功夫就靠得住了,你就真正有智慧了,可以降服其心了,你可以任何时候都很安详,快乐无忧,所以,《心经》的用途可以让我们超出生死轮回。”诸位,为什么她肯觉悟了,因为烦恼和苦,她失去了这个欢喜而得到那个欢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个道理。她很了不起,在她心里那一颗种子终于生根,开花,结果了,玄奘到印度主要求的佛经是《瑜伽师地论》,这个《瑜伽师地论》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觉照的问题。

此观者,内观也,内观为空,外观为色。

当代科学在研究物质现象时发现组成物质的最小元素名为夸克,何谓之夸克?无有定性也,何谓之无有定性?空即是也。它不确定,即生即灭,因此有人用一句话来表达感慨:“当科学家经过艰苦攀登而到达山顶时,却发现释迦牟尼佛原来早就站在那里了。”

五蕴者,前面已经解析过了;

空者,为何物?这一部经讲的核心就是空,为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华,此言还有局限,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归纳起来,其实就一个字:“空”。三藏十二部归纳起来也就一个字,还是空。

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从哪里来?是从如来自性所造,是众生的功业所造,也就是众生的执着所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创造者,所谓造业造业是也,并不是象天主教所说的那样,只有上帝才具有创造万物的神通,众生都是上帝。这个上帝是什么?虚空法界的真如法性。有形世界的一切,物质生命都是由这个真如法性所造,我们创造了什么呢?“色受想行识,五蕴,六尘,生老病死,山河大地,众生皆是我们所造。”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终究毁灭,或者说,时时刻刻都在毁灭,我们从出生随即走向死亡,成住坏空;一切生命,即生即死;何况我们所做得那些事情,都只是一场春秋大梦。因此,世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从哪里来?从虚空法界来,虚空法界是什么?乃是真空妙有。这个妙有能幻化万千,但是这个由空性幻化的这个色身的我并不长久,即生即灭,一切造化皆为幻灭,是一出悲剧,因此不值得执着。不如放下,如何放得下?无为。不但世尊,老子也说无为。很有意思的是,在世尊的那个时代,东西方出了许多的圣人,这个很值得研究一下。

如果你觉悟了,无为就可以吗?你做不到,因为累生累世之业力故,因为累生累世之习性故,因此,你即便想放下,也不容易放得下。这是很尴尬的局面。因此有了三藏十二部。

如何为之?从贪嗔痴到信愿行,再到闻思修,再到戒定慧,再到法喜,究竟,涅槃。大道至简,不要继续造业了,这就是为什么出家人从戒开始,你有多少障碍就有多少戒,譬如某犯人,身上有手铐,脚镣,绳索等等捆绑,若想的自在,须一一解脱捆绑之物,待到全部解放,方得解脱。

武则天有一首著名的诗篇:“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首诗写得真好呀,如来真实意是什么?如来真实意是“解脱”。但如何解脱呢?“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怎么讲五蕴自性空呢?下面的解释大有玄机。他反复讲了色与空相互作用的关系,还有色与空的境界。也就是色与空互相转换的法则。

这里要讲一讲这个“是”字,诸位知道,佛经在演变,我们中国的文字也在演变,比如说我们以前是文言文,现在是白话文,先秦时期,“是”有两种意思,一者“此”也;二者“是,非”也;这个很有意思,我们有一句俗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其中的关系很微妙,诸位看看:“色即是空与色即此空”有什么差别?比如说“我就是你与你我本是一体”,这个是不是有分别。此与彼非一体也,此岸与彼岸当然有分别,你叫我去彼岸,是你有分别心,此岸即为彼岸,诸位想想,你还有分别心吗?你说那个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文殊菩萨在九华山,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山,太远了;如果你说地藏菩萨即在此多好,何必长途跋涉?一步到位,或者说立地成佛,即在此,不在彼。此是什么,十方虚空法界尽在此。一切都放下,放下即是。

所谓即色是空,色是物质,是空性的化现,世尊讲,若胎生,若卵生,若化生,化者,变幻者,变化者,诸位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神通,这个数字只是象征,其实是无穷变化。这个无穷变化者,非是他人,乃众生也。这句色即是空是说,我们从无量劫以来的那个缘起,物质现象本来自虚空法界自性本体。

我们再来欣赏曹雪芹先生一首诗,《好了歌》,他这个好了很讽刺,其实是好不了;今天这个会,是诗歌会,我们大家都沾一点诗歌的那个韵味。当今时代是文字波若的时代,自从世尊涅槃后,世界的佛教几乎就是文字波若的时代,大家都在念经,或者听别人念佛经,有什么用呢?如果不解其意,读佛经千万又有什么用?

世人都知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知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到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曹雪芹先生是富贵了之后又失去了方才悟道了;而庄子先生是不要富贵,自在贫穷,他有一首词写得好,词牌是《西江月》: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眼前骨肉已非真,恩爱反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红尘,快乐风光本分。

那么,如何你才会发现那个真正的你?像诗中说的那样,“清心寡欲脱红尘,快乐风光本分”呢?

禅定,禅定是入门。 禅定是什么呢?“不执着一切境界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禅定,即是空性。用我们世俗的一句话讲,就是物我两忘,就是入空性,世尊在学道之初,就是以禅定入门;而后,世尊在涅槃时,也是在禅定中涅槃,因此说,禅定的状态也是涅槃,只是还有肉身在,待肉身消灭了,妄想分别消灭了,那个境界就是彻底的得大自在。

世尊常说方便法,并不是那个法很方便,是因为你没有修到那个境界,跟你直说,你不会明白,世尊在出家之初,与一位道人学习禅定,仅仅修初级的无想定,就潜心修了三年,所以说修苦行,不入其苦,焉知其乐?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写了一篇文章,在此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这里引用这篇文章,主要是这几句可以象征性的说明禅定最初的那个经验。
那么,进入那个禅定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在那个禅定的空性中,我们说真空妙有,有什么? 我有禅定的一点肤浅的经验,我就用这个方便法告诉你我个中的一些体会,还是诗歌来说明,

唐朝李太白的诗篇《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荆门,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自古有楚蜀咽喉之称。海楼,海市蜃楼,幻境。
这里,我用现代的大白话为诸位翻译一下:
我乘着一叶小舟自浩浩荡荡的长江
随着奔流的江水
从崇山峻岭的蜀国来到楚国的荆门
来游览这传说中伟大诗人屈原曾经生活过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的神仙世界
那些遮挡我视线的一重重山峦屏障渐渐消失了
而出现在我眼里的一望无尽的广阔的原野上奇花绽放,万物峥嵘
真是令我心潮激荡,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那个美好的镜像啊
就好像是从虚空中忽然出现
那一轮明月映入江水如同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
在云蒸霞蔚中,那万千的镜像就是用海市蜃楼来相比也不及其万一啊
在这心花怒放的时刻,
我蓦然想起我的故乡和这里是多么的不同
于是,我不禁怜悯起这一江浩浩荡荡的江水和这一叶小舟
就是它,把我送到这让我心旷神怡的地方

如果你修到那个禅定的境界,我告诉你,那里每时每刻都在举行法会,那是真正的法会,十方世界一切诸佛都在那里,你去听他们如何讲经说法。

空性即是佛性,魔性即是我执分别,空即是佛,色即是魔,世尊言:“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一无所去,故名如来。”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凡所有像,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即空是色,这部经主要是讲解如何证悟到那个空性,此一句“即空是色”乃大玄机,所谓禅宗者,顿悟之法门,它的缘起,乃是世尊手握一支尤碧罗花,拈花不语,世尊为何拈花不语,因为那朵花就是空性的体现,色与空是一体二面,我们这个物质的娑婆世界是什么?它不在虚空法界之外,以前,我听某人说,“哎呀,那个是高人呀,她是空行母呀。”空行母是什么?那一朵花就是空行母,那个色就是空行母,这个娑婆世界就是空行母,只是此时,这个空在色中运行,你认为那个遁入空门出家住在寺庙里的就是空吗?色界无有一处不是修行的道场,何谓修行,放下执着妄想分别。

我们本来的那个虚空法界的自性本体与这个有形的,有生灭无常现象的客观存在是一个整体,色是空的具象体现,如果没有空,就没有色,空为色之母,色为空之子,是故,空中有色,色中有空。

苏东坡到了慧能的道场后,颇有感悟,因此写了一首诗表达他悟道的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与无尽藏的比丘尼所作的禅诗“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拈把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是一个意思,你整日想找到那个空,却不知道自己原来就住在那个空性里。

在座的诸位都看过《西游记》这部小说,为什么叫做《西游记》呢?一者,释迦牟尼佛的故乡在印度,地处我国的西边,为了求取脱离苦难世界的知识,就要到印度去,因为那里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教,即我们学习的课本;其二,西是相对东而言,东方代表生,西方代表寂灭,东方是色,西方是空,西方象征虚空法界,即我们的自性本体。因此世尊告诉我们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但,这不是很奇怪吗?虚空法界本无空间可言,何来东西南北?这个西方极乐世界其实象征解脱之道。和我们许多文学作品中隐晦的意像一样,是佛法的象征说法。
唐僧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带着三个徒弟,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他们分别代表我们自生的三毒:贪,嗔,痴;所谓九九八十一难者,都是自作,所谓降妖伏魔者,即是降伏我们的颠倒梦想,种种造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者吴承恩先生在佛学方面的修为,因此我们也知道他在书中隐喻的内涵,这一部小说不是一部等闲之作,他是一部用故事来说明五蕴皆空,如何降伏其心的佛经。


色无异空,异者,有二解,一者,不同;二者,变化;虽然说我们的自性本体现在已经化为有形的物质现象的存在,但是,并不因为如此而丝毫有损我们的自性本体,慧能大师说得好:“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无增减;何其自性,本无垢染;何其自性,本自圆满;何其自性,本来具足。”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说物质与真如法性本是一体,色是空性的变化,如二者能自由变化,即佛性,但若执着于色身,则是魔性,是以佛魔一体,佛性现即为佛,魔性现即为魔。

世尊在演说《妙法莲华经》时,舍利弗数次恳请世尊开示妙法,世尊皆不肯宣讲,非世尊吝啬,世尊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世尊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我们修行者常听讲“开示悟入”就从这里来。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得一切种智。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此一佛乘是何意?意思是,我是教你们成佛之道,并没有教你们做阿罗汉,辟支佛;我是教你们成佛,并没有教你们佛法,佛法者,手段也,若不成佛,了无是处。

舍利子先生,你要认识那个空吗?那个空就是色,你看见了那个色,也就看到了那个空,不二法门呀。色无异于空,众生因为有分别心而迷惑颠倒,众生因为执着那个色,因此受色界的困惑于苦难,而不识真如法性,来得去不得。因此世尊告须菩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空无异于色,我们懂得了色与空的互相作用与关系,因此,烦恼也就完全的多余了,吃饭,穿衣,睡觉,一切都是空行,无拘无束,你不执着,你以无所住而生其心,还要什么戒律?戒律是对于愚痴的人,是强制行为,是为了防范你造诸恶业,以免在六道轮回中堕入太深。贪嗔痴太深,执着太深,如果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所行皆善,那就是佛国,就是极乐世界。能够所行皆善,你是佛菩萨再来。如果你所行皆恶,即是地狱,地狱者,唯心所造。你觉得苦,苦即是地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经过修行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回归了空性的本体;而不执着于我执,即便是色身现前,也是佛菩萨在世间,无有障碍和烦恼。这也便是我们常常说的那个开悟的境界。正等正觉者,无有偏离也。

色不异空是凡夫,空不异色是罗汉,色即是空是菩萨,空即是色是再来佛。此修行之四重境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古人的思维逻辑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有些不同,我们往往从因讲到果,而他往往从果讲到因,这里,他把这个色与空的境界讲清楚了,受想行识也就不需要再多解释,亦复如是。



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

现在有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翻译版本有很多,其中以玄奘法师所翻译的版本最为流行,虽然文字很美,相对于其他版本而言,也更精妙,但可惜的是,他去掉了原始经文的一头一尾,这不如法。比如说这一段。玄奘翻的更有文言文的那个韵味,更简约,“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空相,是说所有的佛法都不偏离说明空的真理;你若执着那个三藏十二部,你就是个蠢汉呀。

空,虚空法性,此空非彼空,是真空妙有,学习佛法的人若不得见此真空妙有,断无成佛之理,何以故?若不见虚空法界妙有法相,何以言佛?只是水中捞月,镜里观花而已,然,若非苦行,不入甚深禅定,则绝无洞悉虚空法界奥妙之可能也。你这里色声香味触法,不亦乐乎,然后就是不亦悲乎。老子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是也。

这里,我们讲讲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翻译的版本。

开头一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诸位看看,这里的场面更为壮观,它有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并且多了两位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这里的翻译就从三摩地变成了三味,个人理解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是一个意思。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

这一个版本最具佛经的味道,有礼有节,如礼如法。从佛经的角度看,也最具三味。观自在菩萨恭敬的请求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而世尊欣然允诺,“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
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这里,更加明确的说明,观自在菩萨是在禅定的境界中,明了五蕴皆空的真理。也就是说,观自在菩萨住在那个三味的境界中。

佛经中常说世尊放大光明,那个光明即是法性本体,过去信众法眼清净可以看见,那个大光明如果你不是有经历,玄之又玄,即使说得出来,你还是没有感受。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我们再看看玄奘的翻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一句很直白,佛告诉我们,我这些年都在干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住受想行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无明,亦不住无明尽,不住生老病死。五蕴皆空,何来老死尽,住即不住,不住即住。虚空法界,无处不是家乡。我告诉你们,我已经不住在这里,请你们不要再来这里找我了,我不在。
我不在,你不在,那谁在?空性在,如来自性,本自清净。

世尊在演说金刚经时说:“须菩提,汝勿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这里有个大问题,佛四十九年说法,讲经三百余会,为什么却说“我无有所说法”?因为佛在讲五蕴,在讲十二因缘,在讲意识界,在讲无明,在讲无明尽,在讲生老病死,但为什么要讲,因为只有讲清楚了这些,我们才可以放得下,而只有放得下,才是真正的佛法,“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放下了,就是证入了虚空法界的空性,因此,“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因此,有些学佛人,有些修行者,他说:“师父,我懂了,我懂了。我也做到了”你懂了有什么用呢?你做到了什么呢?你还有所住,你还住在那个“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界,意识界,无明,无明尽,老死,老死尽。”之中,你还在三界之内,你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施主,你看,我已经是个比丘,比丘尼了,我已经是个罗汉了,我已经是个辟支佛了。”依我看:你其实什么都不是。你说你三个月了,八个月了,十个月了,如果你不能出世而胎死腹中,你八十个月也没有用处。肚子再大又有什么了不起呢?说不定还是个肿瘤,害得怀上你的人平白受苦,枉费心机,你还要再去投胎,多累呀?

轻松一下,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李白的诗,《月下独酌》,前面说了他已经到了楚国,现在,他云游已经到了大唐当时的国都长安,见过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并且写下了那首赞美杨贵妃美貌的诗篇,也写过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千古名句,现在他回到自己的居所。这个居所,应该是个客栈,那个客栈的名称,可能叫做龙门客栈。
之所以分享这首诗,还是讲禅定,所谓禅定者,安住寂灭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翻译一下:

在美丽的花丛间
我吟咏着欧阳修先生的诗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年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共?
这大彻大悟的诗篇
不禁让我感慨万千
于是我也禁不住端起一杯酒
可惜世间如此知己竟然不能相见
我只好遥对天际一轮明月
仿佛真的时光穿梭
我和那些古往今来的
像我一样怀才不遇
因而看破,放下,清净,自在的高士一同把酒言欢
但是,这一轮凄清的月光啊
它并不懂我呀
它也不能与我一起分享这杯中美酒
这只不过是一出转瞬即逝的梦境
那月光之下印照在地上的影子
也只好枉然的伴随我这百无一用的凡胎肉身
但是,不如假借这虚幻之身
趁着这春天良辰美景
在这梦幻的人间游戏一场
然后,我就醉了
那醉意朦胧的我呀
也分不清究竟哪一个我是真的我
或者这变幻莫测的世间是否真的有一个我
但愿,当我醒来时
我和你一同抛下那万古忧愁
彼此分享,一同达到那最高级的快乐的境界
当我们再次的醉了
就把这一切都忘了吧
毕竟,这只不过是一场徒留叹息的美丽梦幻
那么,我们就回归到那永恒的虚空幻境
虽似无情而有情
就像那展翅飞翔于云里雾里的大鹏鸟
我们一起,在那里翱翔吧

诸位,唐朝是佛法兴盛的时代,当然,宋代也不例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李白又号青莲居士,是一位在家的佛弟子,而欧阳修想必也是一位佛学的大家,这两位都无疑喜欢喝酒,我们再想象一下,假设这两位与世尊在一起,相信世尊会说:“两位贤弟,恭喜你们开悟了呀,来来来,再干一杯,与尔同消万古愁,不要再留恋这尘世了,与那位叫老子的朋友结伴,去吧,去吧,过去心不可得,到彼岸去吧,永结无情游啊。”

酒,无有自性,愚者饮之,现愚者相;智者饮之,现佛菩萨相,是相非相。不在酒也。所谓戒律,乃相对于不能化解者;若其人在一切种种而不造诸后有,何以拘之,既无所拘,何戒之有。
维摩诘居士安住于凡尘俗世,而大道恒通,何谓出家?五蕴者,财色名利者,不过客尘,何其污染?不住五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生老病死,即是出家。

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世尊离家修道,为沙门时,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一日在市中行走,被频婆娑罗王看见,王见世尊仪容伟岸,气度非凡,知非等闲之辈,故请入宫中,愿与世尊分享王位,然,世尊断然拒绝,言:“我本王子尔离家修道,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岂希世间名闻利养。”王请世尊得道后,当来度之,《因果经》中记载:世尊即与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及千比丘往王舍城,诣频婆娑罗王,王与百官出城迎佛,佛为说法:“大王,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如是观者,善知无常,如此观身,不取身相,则能离我及我所。若能观色,离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灭,便是苦灭。若人能作如是观者,是名为解脱。”王闻法已,大臣人民的法眼净。时王白言:“我从今日供养世尊及诸比丘僧,当令四事不使乏少,唯愿世尊住于竹园。佛言:“大善”。
苦集灭道,四圣谛也。既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出世间了,不复再有苦集灭道,连佛法也放下了,因此说,无智亦无得,此智是何智,波若智,佛法者,世间法也,证得空性,究竟涅槃,不复再有世间法,亦不复再有出世间法,因此名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即是菩萨,也就是觉悟了的众生:地狱众生,恶鬼众生,畜生众生,阿修罗众生,人间众生,天堂众生,声闻众生,圆觉众生,菩萨众生,皆得解脱。因已然解脱到达生死寂灭的彼岸,因此,“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

无智,假如没有智慧,我们如何修行?波若就是智慧,此智慧是空性,不是小智,你说你懂得那个法?什么法呢?佛法吗?一切佛法皆是方便法,如何方便?方便接引是也,那个空性非此佛法,你要听真正的佛法,等你证入了空性再说。等到了彼岸再说。

世尊在宣讲《金刚经》时,世尊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褥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褥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得阿褥三藐三菩提。”

这是什么意思,“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的阿耨三藐三菩提?”是世尊不谦虚吗?很难理解呀?我日日修,年年修,世世修,不就是为了的这个阿耨三藐三菩提吗?怎么说无有得阿耨三藐三菩提呢?那我得个什么?无上正等正觉是发现,是工具,涅槃是解脱,回归,


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

舍利子,由是无得故,那是大菩萨,因觉悟而在娑婆世界行空性之道故,心无所著,著者,住也;因心无所住,亦无挂碍,因无住也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圆寂,圆寂即涅槃,回归空性。

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里又要讲到《大般若品》劝持品第34,“释提恒因白佛言:‘世尊,波若波罗密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何以故?世尊,是波若波罗密能除一切不善,能与一切善法。佛语释提恒因言,如是如是,憔尸伽波若波罗密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何以故?憔尸伽,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来看看世尊的这个语序,“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此其一也,未来世诸佛此其二也,今现在十方诸佛,此其三也,我们明白世尊的意思,是不同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成就的诸佛;而在此一句概括“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给我们一个迷局,或许会误导某些学人,因此说,有些经文不可更改就是此道理。


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大神是具足不可思议极大神力的陀罗尼,能除一切障碍,其障碍有三大类,见思,尘沙,无明。神咒能破除此三重障碍;
大明咒是光明清净,光明即破除黑暗;无上是最殊胜,无等等是一切诸法都不能与它相比,这里我想主要是针对外道而言,佛法者,自性清净,空性也,无有高下,无有长短,平等自在。
咒者,表达思想之语言也,此处指波若智慧,波若智慧是什么智慧,是洞悉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而非凡夫在造作一切有为法的智慧;一切波若智慧,皆是咒语。而波若智慧,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为什么能除一切苦,因为你既明白了,放下解脱了,这个五蕴也就不存在了,那么,也就没有苦了,那把那个苦的根子拔掉了,还有什么苦呢,故说,真实不虚。

有些人自认为修了很多的福报,“我即使成不了佛,来生再来享大福报呀。你看,做李嘉诚多好呀,做奥巴马多好呀?”好什么好?享受完这个福报,再去受那个业报,那个业报是什么你知道吗?老子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兮,颤兮抖兮?所以,不要苟且,如果苟且,你不是学佛人,你只是个六道轮回的众生,生老病死苦都跟你有份。但为什么世尊要反复的说福报呢?那是方便法,是接引法,是教你培善根,培养这个善根还是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出离三界,“你虽在今生成不了佛,起码不要造诸恶业。”这就是世尊的潜台词。你要有觉悟。
有一次,与几位朋友相聚,席间,有位是人民教师,姓吴,他们介绍说我也是老师,我是胡老师,此师非彼师也,然后有位陈先生就讲了,他那个老师是教小孩子的,是把小孩教到大人那么复杂,而我这位老师是教大人的,是把大人教到像小孩子那么单纯。说得真是很有道理。
试问,有几位大人会像小孩子那么单纯呢?单纯者,往往容易快乐,无有烦恼。你没有一切烦恼,就是佛性。

Big


咒语:“怛[寧*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誐帝(引)誐帝(引引二)播(引)啰誐帝(引三)播(引)啰僧誐帝(引四)冒提莎(引)贺(引五)”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按汉传佛教的传统,有几个不翻译,其中,咒语不翻译,为什么?是秘密吗?佛的教化无有秘密可言,所谓秘密即是阴谋,不翻译是唯恐翻译错误而误导众生;但有时我们权且用世尊之方便法门,因此说,如何是解决生老病死苦的法门呢,即是:“觉悟,觉悟,快快觉悟吧,觉悟了就成就佛道了”如果再更深一层的翻译就是,“空即是佛。”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舍利子,所以得大菩萨,如果能明了了空性,也就证得了空性。那时,世尊从禅定的境界中安详而起,赞美观自在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就像你所讲,如是如是,空性的回归就是通过这样的修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观自在菩萨已然是菩萨的果位,但世尊却称呼为善男子,是什么道理?菩萨之果位是空,善男子是色,是借色而说空之意。

佛说此经已,那些听众,即观自在菩萨,还有比丘们,普通的人即居士们,阿修罗,乾达婆等,一切大众,听了佛的教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里再一次说明此部经是佛所说。


最后与诸位一起分享一首唐朝时诗人钱起的诗篇:《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在唐朝时,对于世界上中国以外的国家而言,中国是天国,可见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崇高地位和繁荣景象。
法舟,我们的自性,空性;梵声,于觉悟者而言,一切声音,皆是梵音,一切声音,也是寂静。
这万千景象,美好无常的娑婆世界啊
我们都曾经来过,也曾经在这里停留
这一路行来,就好像是做了一场春秋大梦
当这美梦醒来的时候
就是我们该回去的时候到了
回去吧,越过这茫茫沧海
回到那本来清净圆满的虚空法界去吧
哎呀,得到解脱的我呀
是多么逍遥自在
像一只鸟儿在虚空的法界里展翅飞翔
于是,我那曾经喜怒哀乐苦的心呀
他已经安住在清净自在,无有任何妄想的究竟涅槃的寂静里了
你听,难道你没有听见吗
这虚空法界的一切和着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发出美妙的禅悦
于是,仿佛在黑暗的世界里
在这融入永恒的法喜的世界里
我的自性啊,就像漂浮在浩瀚无边的海上的一盏明灯

感谢诸位到会,祝诸位法喜充满,谢谢。
[Last Modified By 冷沁如风, at 2015-11-02 12:31:17]
Comment Feed Feed: http://www.design1314.cn/feed.asp?q=comment&id=1172
Trackback Url Trackback: http://www.design1314.cn/trackback.asp?id=1172&key=233defre2

这篇日志暂无评论.

Post Comment
用户名:   密码:  *游客发言不必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验证码 * 请输入验证码
Smilies
[smile] [confused] [cool] [lh] [eek] [angry] [wink] [sweat] [lol] [stun] [razz] [redface] [sad] [yes] [no] [heart] [star] [bad smile] [cry] [greedy] [haha] [money] [the_iron_man] [xixi] [hen] [ku] [leng] [dao] [ye] [yun] [god] [han] [xin] [lei] [he]
Enable UBB Codes Auto Convert URL Show Smilies Auto save Hidden Comment

+ 请遵守国家法律,请对自己的言论及行为负责。在注册用户前请详细阅读 用户注册协议
+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但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 注册用户
+ 百度知道让您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